欧美日韩国产精品,一区二区欧美日韩,欧美一区二区影视,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

UINO優锘:扒扒ITSM圈的黑歷史和黑老大-企業軟件創業漫談(1)
2018-09-28 by uino 12.1K CEO專欄


上篇最后貼出的照片是John Moores,BMC的創始人和首任CEO,也就是“BMC”三個字母里的“M”。大多數美國人知道他,是因為他是MLB職業棒球聯盟里圣地亞哥教士隊的老板,其實,他還是過去三十年ITSM圈里的一只幕后黑手。

第一次聽到ServciceNow是在2008年,當時我剛剛離開HP軟件部,加入BMC負責中國區的業務。

BMC是一家老牌IT管理軟件廠商,總部在美國德州休斯頓,和CA、IBM、HP一起,算是IT管理軟件行業的“Big 4”。Big 4的產品線都相對較全,覆蓋到IT監控、ITSM服務管理和自動化等幾個領域,IT管理軟件方面的年營業額(IBM、HP還有其它軟件業務) 都超過20億美金。“四大”之外的IT管理軟件公司大多都是聚焦在某個IT管理的專業公司,產品覆蓋和經營規模都要比Big 4小很多。

當時,ServiceNow就是作為ITSM專業領域的競爭對手,在公司培訓中被提及的,說是新崛起的一家以SaaS方式提供ITSM軟件的公司,還沒上市,但成長得不錯。

ITSM軟件,類似IT部門自己的ERP系統,是承載IT部門對外服務和內部管理的流程工具。ITSM軟件在IT部門中的作用很重要,但市場比IT監控軟件要小,一是因為幾乎每個IT部門都需要監控軟件,而往往管理成熟度高一些的IT組織才會開始使用ITSM軟件,二是復雜一些的IT系統往往需要部署多種不同的監控軟件,以實現對IT系統各專業各層次的全面監控。

在當時全球的ITSM市場上,BMC的Remedy產品處于市場領先位置,緊隨其后的是HP的Service Manager。國內的大型客戶,除極個別幾家做ITSM比較早的用了CA的產品外,其它的基本不是BMC就是HP。

當年在BMC培訓時介紹到ServiceNow,國外同事也都不太在意,覺得那些帶來大訂單的真正重要的大客戶用SaaS的可能性不大。把安全和控制看得那么重要的大客戶,怎么會把自己的IT資產、變更、故障等數據放到云上去呢?他們又不缺自己買軟硬件和運維的那幾個錢。

至于我,當時更是全不關心,就算ITSM的SaaS在國外有點兒市場,在中國國內是完全沒可能的,何況還是家把數據放在海外的美國公司?于是,一笑置之。

作為BMC的中國業務負責人,一笑置之或許沒錯,畢竟直到今天,ServiceNow也基本沒進入中國市場。但作為IT管理軟件的從業者,我的確是鼠目寸光,讓我跌破眼鏡的是,十年不到后的今天,這家小小的ServiceNow,不但成長為ITSM這一專業領域的頭號領導者,而且市值竟已經達到180億美金,遠超CA和BMC,一躍成為IT管理軟件領域的龍頭老大,被稱為“史上成長最快的企業軟件廠商”。

更可怕的是,盡管規模已經達到年銷售額十幾億美金,ServiceNow依然保持著高速成長,似乎沒有停步的跡象。兩周前參加ServiceNow的Knowledge17大會,意外地發現他們上個月剛剛換了CEO,新任CEO John Donahoe,是eBay的前CEO,PayPal的董事會主席!ServiceNow的董事會和John Donahoe達成這樣的雙向選擇,可以想見對未來的期許也相當之高。

事實上,ServiceNow能成功到如此地步,別說是我,恐怕其創始人和幕后大佬都是沒有想到的。有時候,破壞性創新的力量,甚至超出其創造者的預期。

剛才說過,在ServiceNow崛起之前,ITSM市場的強者主要是BMC和HP,其實這三家公司之間有錯綜復雜的歷史淵源。

BMC創立于1980年,和EMC、BEA一樣,BMC的名字來自于三位創始人,分別是Scott Boulette(B),John Moores(M),和Dan Cloer(C)。三位創始人原來都是殼牌石油在德克薩斯州的工程師,他們決定創立一家公司開發IBM大型機的管理軟件,John Moores成為了第一任CEO。

BMC時期的 John Moores

1988年8月,BMC上市, Moores逐漸退出了BMC的日常經營并卸任CEO的職位,帶著從BMC套現的4億多美金,Moores開始把生活重心挪回到他的老家:加州南部的圣地亞哥,并收購了MLB職業棒球聯盟的圣地亞哥教士隊。

與此同時,他開始關注圣地亞哥當地的一家軟件公司Peregrine Systems,創立于1981年的Peregrine一開始做的網管軟件并不成功,到80年代后期Peregrine開發了ITSM軟件,但經營還沒有太大改善。

1989年,John Moores加入了Peregrine董事會,從其他股東手里收購了大多數股份,成為Peregrine的董事會主席和事實上的老板,然后他動手改組了Peregrine的高管層,包括聘用Steve Gardner任CEO,Fred Luddy任CTO,之后Peregrine開始成為ITSM市場的領頭羊。

到1991年,一家新的ITSM軟件公司Remedy在硅谷成立,到92年Remedy開始推出他們的工作流開發平臺ARS(Action Request System),接著Remedy創始人CEO Larry Garlick的辦公室就接待了一位不速之客,John Moores。據Larry回憶,Moores想要給Remedy投資,甚至要求大多數股份,但他舉止傲慢,言行粗魯,讓Larry非常不爽,盡管Moores的出價不錯,但Larry還是拒絕了。

之后的十年,Peregrine和Remedy的競爭成為ITSM軟件市場的主旋律,Remedy雖然起步較Peregrine晚,但因為ARS在流程定制方面的靈活性贏得了不少技術擁躉,始終對Peregrine緊追不舍。

到2001年,Remedy收到了來自Peregrine的收購邀約,依然在任的CEO Larry這次開始認真考慮了,一方面是因為接近12億美金的高出價,包括2.75億美元現金和將近3000萬Peregrine股票,另一方面,則是因為在剛剛結束的財年里,由于互聯網泡沫破滅對經濟的影響,Remedy的增長趨緩,而Peregrine繼續保持著高增長,這讓Larry感覺Remedy可能最終會輸掉ITSM市場之爭。

此外,在前一年,那個讓Larry討厭的Moores,在擔任董事會主席將近十年之后,忽然退出了Peregrine董事會,并開始大筆出售Peregrine的股票。反復考慮后,Larry接受了Peregrine的收購提議,2001年底,Remedy正式并入Peregrine,作為獨立事業部運作。

Peregrine收購Remedy后,幾乎成為ITSM市場的壟斷者,接著就傳出BMC計劃高價整體收購Peregrine的消息。但接下來一幕誰都沒有想到的大戲上演了,Peregrine被爆出前兩年的增長實際上是業績造假,美國證監會和FBI都介入調查,一批高管被抓,Peregrine股票一落千丈直接被摘牌。

這時人們才發現在業績造假的這兩年里,John Moores在股票高位賣出了絕大多數股份,套現6億多美元。在接下來的調查和審判中,Peregrine的高管有多人獲刑,而John Moores呢?卻因無法找到直接證據證明他對業績造假知情,最終只罰了兩千多萬美金了事。但公眾輿論普遍認為,作為Peregrine的實際控制人,John Moores不可能像他說的那么清白,前兩年Moores要收購英超的諾丁漢森林隊和埃弗頓隊的時候,這段黑歷史還被球迷們扒出來作為此人不可信的證據。

Peregrine在2003年宣布破產,將剛剛收購的Remedy以3億美金賣給了BMC,而Peregrine自己則被4億多美金賣給了HP,于是Remedy和Peregrine在ITSM市場上的戰爭還在繼續,只是牌子換成了BMC和HP。

Peregrine的高管里,CEO Steve Gardner非常不幸,沒能像同樣去頂缸的CA CEO一樣熬到今年初出獄,2013年心臟病發死在了監獄里。而Peregrine的CTO Fred Luddy,雖然也在造假期大批賣出股票,最終也只是繳納了不多的罰款就免于追究了,在Peregrine宣布破產后,Fred Luddy就離開并創辦了一家新公司,GlideSoft,繼續做ITSM軟件,只是改成了SaaS模式,2006年,這家公司改名為ServiceNow。

ServiceNow創始人,Fred Luddy

好了,誰是給Luddy投資的VC呢?JMI,沒錯,是John Moores Investment的縮寫,而且與大多數VC投資不同的是,JMI在GlideSoft中占大股,遠超過創始人Luddy。直到GlideSoft改名ServiceNow,又經過幾輪PE融資,最終在2011年上市的時候,JMI的持股比例還超過50%。

其實,直到ServiceNow上市的那天,ServiceNow事實上的老板還是John Moores,BMC的創始人,Peregrine的前老板,圣地亞哥的體育大亨。

回到前面提到的“破壞性創新的力量,甚至超出其創造者的預期”,我并不是瞎說的,ServiceNow能成功到市值超過CA和BMC的地步,創始人Fred Luddy和幕后老板John Moores應該是沒想到的,因為他們兩個在ServiceNow股票達到30美金之后就開始大筆大筆清倉退出了(當然還是幾百倍的回報),而ServiceNow上周五的股價,是106。BMC時期的 John Moores

到2001年,Remedy收到了來自Peregrine的收購邀約,依然在任的CEO Larry這次開始認真考慮了,一方面是因為接近12億美金的高出價,包括2.75億美元現金和將近3000萬Peregrine股票,另一方面,則是因為在剛剛結束的財年里,由于互聯網泡沫破滅對經濟的影響,Remedy的增長趨緩,而Peregrine繼續保持著高增長,這讓Larry感覺Remedy可能最終會輸掉ITSM市場之爭。

Peregrine在2003年宣布破產,將剛剛收購的Remedy以3億美金賣給了BMC,而Peregrine自己則被4億多美金賣給了HP,于是Remedy和Peregrine在ITSM市場上的戰爭還在繼續,只是牌子換成了BMC和HP。

好了,誰是給Luddy投資的VC呢?JMI,沒錯,是John Moores Investment的縮寫,而且與大多數VC投資不同的是,JMI在GlideSoft中占大股,遠超過創始人Luddy。直到GlideSoft改名ServiceNow,又經過幾輪PE融資,最終在2011年上市的時候,JMI的持股比例還超過50%。
(http://www.zkyiai.com/product/ioc.html)/三維可視化/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改则县| 鄢陵县| 石林| 东港市| 巴楚县| 中宁县| 松溪县| 信宜市| 泰顺县| 潍坊市| 林甸县| 阿瓦提县| 中江县| 定陶县| 棋牌| 图木舒克市| 宾川县| 青浦区| 修水县| 隆回县| 酉阳| 铜陵市| 淅川县| 璧山县| 沅陵县| 华亭县| 汤阴县| 永嘉县| 天柱县| 莒南县| 南澳县| 永登县| 丰顺县| 杭州市| 通道| 庆安县| 香港| 颍上县| 盐边县| 岱山县| 旌德县|